江泽民题词
●佛教礼仪
一、起源
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代印度。创始人为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子悉达多.乔达摩。东汉初,天竺僧人迦叶摩腾.竺法兰经西域来到中国传教,在洛阳建起了白马寺,是我国佛教之始。以后,佛教逐渐与我国儒家的封建宗法思想合流,在我国广泛传播。隋朝以后,次第产生了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净土宗、法相宗、律宗、禅宗、密宗等许多宗派,形成了五台、峨嵋、普陀、九华山四大佛教圣地。
佛教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种。北传佛教以大乘教派为主,主要流行于印度、中国、日本、朝鲜、越南等国。我国汉族大部分地区信奉大乘教派,故又称汉地佛教。传入西藏、内蒙等西北地区的为喇嘛教。南传佛教以小乘教派为主,主要流行于斯星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柬埔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等国。
二、教义
佛教的基本教义是"三法印"、"四圣谛"、"八正道"、"十二因缘"。"三法印"就是佛教用以衡量天下事物是否合乎教义的三条准绳:即"诸行无常"、"诸法无我"、"涅般寂静"。"四圣谛"是指苦、集、灭、道"四谛"。"苦谛",说人生一切皆苦,苦海无边;"集谛",说造成人们痛苦的种种原因;"灭谛",说佛教引导人们最终达到理想境界(涅般);"道诊”,说抵达理想境界的种种手段和方法。"八正道"把"四圣谛"中的"道谛"进一步具体化,提出欲达到瑰想境界(涅般)应遵循的八种方法,即正见(正确的见解)、正思(正确的思考)、正语(正确的言论)、正业(正确的行动)、正命(正确的生活)、正精进(正确的努力)、正念(正确的意念)、正定(正确的自我精神集中)。"十二因缘"为佛教"世轮回"的基本理论,是对人生苦难的缘由所作的分析。它以"无明"作为过去世的原因,以"识、名、色、六入、触、受"作为现世的结果,以"爱、取、有"作为现世的原因,以"老、死"作为未来世的结果,这就是所谓的"三世因果"说。
三、礼仪
1.称谓
佛教的教制、教职左各国不尽相同。在我国寺院中,一般有"住持"(或称"方丈",是寺院负责人)、"监院"(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务)、"知客"(负责对外联系),可尊称"高僧"、"大师"、"法师"、"长老"等。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,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。出家五众是指:沙弥、沙弥尼、式叉尼、比丘、比丘尼。在家两众是指:优婆塞和优婆夷。佛教徒出家的俗称"和尚"(僧)和"尼姑"(尼),亦可尊称"法师"、"师太"。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
称"居士",可尊称为"檀越"、"护法"、"施主"等。
2.四威仪
"四威仪"是指僧尼的行、住、坐、卧应该保持的威仪德相,不允许表现举止轻浮,一切都要遵礼如法。即:行如风,住(即站)如松,坐如钟,卧如弓。
3.饮食习惯
(1)过午不食。在东南亚一带,僧尼和信徒一日二餐,过了中午不能吃东西。午后只能喝白开水,连牛奶、椰子汁都不可喝。我国汉族地区因需要自己在田里耕作,体力消耗较大,晚上非吃东西不可,但进食称为"药食"。
(2)不吃荤腥。荤食和腥食在佛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荤专指葱、蒜、辣椒等气味浓烈、刺激性强的东西,吃了这些东西不利于修定,所以为佛门所禁食。腥则指鱼、肉类食品。东南亚国家僧人多信仰小乘佛教,或者乞讨,或到附近人家轮食,无法挑食,所以,无论素食、肉食,只能有什么吃什么。而我国大乘教派的经典中则有反对食肉的条文。但蒙、藏地区,由于气候和地理原因,缺乏蔬菜,不食肉不能生活,所以一般也食肉。但无论食肉与否,大小乘教派都禁忌荤食(即葱、蒜、辣椒等刺激性食品),南北佛教均须遵守。汉族地区在家的居士,也有吃长素,有也吃花素,如观音素、十日素、八日素或六日素等。
(3)不喝酒。酒会乱性,不利于修定,故严格禁止。
4.礼节
(1)"合十",亦称"合掌"。其形状是两手当胸、十指相合。合十为礼,以示敬意。
(2)"顶礼"。向佛、菩萨或上座行此礼。双膝跪下,头顶叩地,舒两掌过额承空,以示头触佛足,恭敬至诚,就是俗话说的"五体投地"。
(3)功课。在寺庙里,僧尼每天的必修课为朝暮课通,又名早晚功课,或五堂功课。一般,寺庙在早上4时就打催起板(起休号令),僧尼盥洗完毕,齐集在大雄宝殿,恭敬礼佛,端坐蒲团,听候大钟大鼓结束声。随后起立,随众念诵早课楞严、大悲、十小咒、心经等,这是二堂功课。晚课在下午4时左右,僧尼立诵弥陀经和跪念88佛忏悔文,发愿,回向,放蒙山,这是三堂功课。回向的意思就是将自己念诵的功课,回归向往使大众都能亲证佛果。社会上流行的"晨钟暮鼓"成语,就是由佛教寺庙里的早晚功课而来的。
(4)五戒。指不可杀生,不可偷盗,不可邪淫,不可饮酒不可妄语。这叫做"方便五戒"。
(5)大戒。又叫"比丘戒",指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妄、不酒、不着彩色衣服和不用化妆品、不视听歌舞、不睡高床、不过午食、不蓄财宝,共十种根本戒。并由此扩充为丘的250戒、比丘尼的348戒等。
过去,比丘和比丘尼受戒时,要在头上烫12个香洞,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根据广大教徒的意见,决定受戒时不必燃香疤,这主要是因为佛制原来没有这个规定,像东南亚佛教国家的僧人都不烫香洞和没有香疤。
(6)过堂。僧尼吃饭都要过堂,早晨、中午到"五观堂"或"斋堂"用食。五观之意为: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,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,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,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,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。
在过堂时,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,僧众在两边就座。饮食之前,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(梆)和葫芦型铁板(云板)。梆是吃饭号令,又叫长鱼。鱼昼夜均不合眼,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,废寝忘食吃饭中间,如果需要添饭菜,应将空碗送到桌边,由斋堂服务员添,不可出声叫唤,碗筷应摆在桌边放齐。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搁在碗边上,表示他要对大众讲话;筷子放平,即不准备讲话。过去,大寺庙因僧众较多,多用"过堂"形式吃饭,并实行分食制。现在一般小庙,人数不多,多采用四菜一汤共食制。佛教主张过午不食,现已有改变,多数僧尼为了工作和学习,也吃晚饭,叫做"吃放参"。
5.非佛教徒进入寺庙应注意什么?
佛寺被佛教徒视为清净的圣地,所以,非佛教徒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,不能着背心、打赤膊、穿拖鞋。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,不能高声喧哗干扰。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,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(宿舍)等地方。为了保持佛地清净,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。
对僧尼称呼,可称"师父",或在他们的职称后加"师"字,如当家师、维那师、知客师等。习惯上可称法师或师太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能问僧尼的尊姓大名。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,出家入道后,由师父赐予法名。受戒时,由授戒师赐邓戒名。因此,问们尼名字时,可问:"法师上下如何?"或"法师法号如何?"这样便可得到回答。
另外,非佛教徒也不要主动与僧尼握手。因这不符合他们的礼节,们尼往往以"合十"为礼。
6.宴会时僧俗座次安排
(1)一席一主一客序坐法
(2)一席一主两客序坐法
(3)一席一主三客序坐法
(4)一席二主二客序坐法
7.让我们一起走近佛教吧!